山東人的執(zhí)著與認真,我早就聽說。認識《祥通之路報》后,這種認識進一步深化了。一份報紙是一扇窗口,通過這扇窗,可以看到一方土地上的沸騰場景,品味到那里的蓬勃氣息。每拿到新一期《祥通之路報》,我都能聽到山東祥通堅定前行的鏗鏘足音。
曾聽到一個故事:改革開放初期,德國人想在中國辦合資汽車制造廠。當時,中方想把合資企業(yè)辦在長三角的某個城市,但德國人堅決不干,德國人想把這家企業(yè)放在山東。認真、精細、近乎頑固的德國人認為,山東人實誠,能按要求辦事,丁是丁卯是卯的,不耍奸犯滑。把企業(yè)放在這個地方,大可放心。而中方認為長三角的那座城市工業(yè)基礎(chǔ)較好,在那個地方辦企業(yè),帶動性較強。雙方“拉鋸”的結(jié)果,雖以中方勝利告終,但也看出山東人在德國人心中的非凡份量。
《祥通之路報》,是一份親切的報紙。這種親切緣于她的“地氣”接得好。每期報紙,總能看到員工們那燦爛的笑臉,聽到他們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聲音。一個企業(yè),尊重自己的員工,就是尊重企業(yè)自身的生命,就是在為自己的生存與發(fā)展播灑、培植希望。同時,《祥通之路報》又立足齊魯大地,向外界展示這片熱土上的風土人情、發(fā)展變化以及激蕩歲月。如果說江南屬于小橋流水,那么齊魯大地可以用空闊蒼茫來形容,她的山川形勝,她的騰騰文氣等等吧,無不向外界展示這方熱土的非常秉性。這種秉性只在山東獨有,別的地方無法嫁接和移植。
很佩服山東人的膽略和性格。舉莫言為例吧,當年看《紅高粱》時,我就為莫言的大膽而震驚,莫言用近乎荒蠻而粗略的筆,描繪了這片土地的粗野與炙熱。再后來看莫言的《蛙》,更是吃驚不小。我曾有過鄉(xiāng)村工作的經(jīng)歷,計劃生育與農(nóng)業(yè)稅收曾被譽為天下兩件難事,而今農(nóng)業(yè)稅取消了,計劃生育獨擔此譽,可見工作之艱。莫言的《蛙》,寫出了計生工作者的執(zhí)著與擔當、艱辛與無奈。這樣的作品,靈秀江南的作家們寫不出,慷慨悲歌的西北作家們也寫不出,這種狀況,與作家成長的氣候、土壤有關(guān),更與作家的膽子有關(guān),寫《蛙》這樣的作品,需要的是強固的內(nèi)心和無畏的膽識。
也很佩服《祥通之路報》的編輯們,他們能把天南地北的文友聚在一起,走近祥通,感受祥通,描寫祥通,這是相當不易的。在當下這種個性迸發(fā)的時代,所有的人都想張膀飛翔,所有的人都不想受到別人的影響和約束。然而看《祥通之路報》,發(fā)現(xiàn)許多作家寫手都把這份報紙作為自己耕耘的園地,他們在報上或歡顏、或歌哭、或疾呼、或婉約,如同在自己家中一樣!断橥ㄖ穲蟆方o他們提供了一個舞臺,雖然登上舞臺的人,并不一定會成為真正的舞者,尤其是靈魂的舞者,然而據(jù)我觀察,許多作家寫手在這個舞臺上跳起了靈魂之舞。
像祥通人那樣認真執(zhí)著,像山東人那樣踏實肯干,也許天下再無難事,至少,難的事情會少一些。好成績是干出來的,不是等來的,也不是吹出來的!袄щy像彈簧,你弱它就強”,這“教兒經(jīng)”般的句子,許多大人們其實并沒讀懂。
(安徽省金寨縣財政局)
|